谢翱《秋夜词》刘得仁《秋夜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

2015-06-28   来源:班主任工作计划
秋夜词   
谢  翱
愁生山外山,恨杀树边树。
隔断秋月明,不使共一处。

秋  夜   
刘得仁
秋气满堂孤烛冷,清宵无寐忆山归。窗前月过三更后,细竹吟风似雨微。
【注】谢翱生在南宋末年,是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诗人。元兵破宋时,他率乡兵投奔文天祥。文天祥被元人拘禁后,谢翱隐姓埋名,漫游东南,不时抒发持志不屈、怀恋故国的思想感情。

1.这两首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不同?请简要赏析。(5分)
【答案】谢诗运用暗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。(1分)山外之“山”,树边之“树”暗喻被元军占领的一片混乱的江山,把作者的满腔愤恨含蓄地表达出来。(2分)“愁生山外山,恨杀树边树”又对仗工整。刘诗“细竹吟风似雨微”,把月下微风吹细竹的声音比喻成下着细雨的声音,形象贴切的写出了风吹细竹的曼妙声音。(2分)
【解析】本题题干问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”,明确地告诉了考生答题方向。但谢诗运用暗喻的手法考生不易看出,但结合注释仔细来揣摩,就会发现“山外山”“树边树”只是不遇的说法,实际上是指被元军占领的一片混乱的江山,巧妙地把情寓于景中;刘诗中的“细竹吟风似雨微”一句是明喻的手法,较容易理解。

2. 两首诗都写了“月”,试简要分析两首诗通过“月”表达的不同感情。(5分)
【答案】谢诗中“隔断秋月明”只是诗人的设想,作者设想如果眼前的“山”和“树”能够隔断秋月之明,就可以使自己看不见外边的世界。诗人是以此表示与元廷不共戴天的气节。(3分)刘诗中的“月”是渲染环境的意象,通过“月过三更”来说明夜已深而诗人却无眠,表达诗人的孤独、寂寞、思乡的感情。(3分)
【解析】这两首诗同时写“月”,但由于写作目的不同,“月”的作用也不同,表达出的情感自然更不同。通过分析比较考生可发现,谢诗是借“月”来表达愿望的,而刘诗是借“月”来渲染环境的。


谢翱《秋夜词》刘得仁《秋夜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

http://m.lyfyjxc.com/gushici/4712/

推荐访问

临江仙阅读答案
展开更多 50 %)
分享

热门关注

宋方壶《中吕·朝天子·客况》阅读答案

班主任工作计划

刘秉忠《南吕·干荷叶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

班主任工作计划

黄机《虞美人·十年不作湖湘客》阅读答案及赏析

班主任工作计划

贺铸《罗敷歌·自怜楚客悲秋思》阅读答案及赏析

班主任工作计划

盍西村《越调·小桃红·江岸水灯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

班主任工作计划

朱敦儒《采桑子·彭浪矶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

班主任工作计划

朱敦儒《一落索》阅读答案

班主任工作计划

周邦彦《浣溪沙·翠葆参差竹径成》阅读答案赏析

班主任工作计划

路德章《盱眙旅社》试题阅读及简析

班主任工作计划

古诗词试题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

班主任工作计划